pg模拟器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黄江林 刘惟线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分工明确”的各色垃圾桶“走入”社区,垃圾分类从“时髦事”渐成“习惯事”。从前端分类到后端处理,生活垃圾经历了怎样的“漂流旅程”?跟随两袋普通的生活垃圾,记者记录下了垃圾分类“链条”背后的故事。
垃圾有了“身份证”走进天津市滨海新区新港街道新尚里社区,楼间道路敞亮洁净,花园内草木修剪整齐。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前,社区环境整治的难题曾长时间困扰着居民。此前,楼门口仅有一个垃圾桶,果皮纸张、废旧电池等各类垃圾全部混在一起。
扔起来容易,清起来难。“垃圾全堆在一处,一到夏天味道难闻,楼门口总是嗡嗡地飞着苍蝇。”住在一楼的居民毕红印象深刻。
2018年底,为了破解“垃圾难题”,滨海新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四分法”,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分别设置垃圾桶。
厨余垃圾单独分类是“四分法”的关键。为了引导正确区分,新尚里社区与天津启迪桑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手,为居民免费发放印有“厨余垃圾”字样的垃圾袋和垃圾桶;此外,还为每户居民量身定制“二维码”,将其打印后贴在垃圾袋上,实现垃圾“身份可溯源”。
社区活动中穿插“有奖问答”、分类回收亭旁设置社区督导员……“一年多来,我们见缝插针、不厌其烦地进行普及讲解,提高居民的重视程度。”新尚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贺新说。
如今在毕红家中,厨房一角的绿色垃圾桶专门盛放蛋壳、果皮等厨余垃圾,客厅的蓝色垃圾桶则成为“其他垃圾”的“落脚点”。临近中午,毕红扎好两个桶内快满的垃圾袋口,两手一提出了房门。
同类垃圾“抱成团”在小区垃圾回收点,工作人员徐吉有正在忙碌。作为分拣员,他的工作是对居民投放的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分类。
毕红家中的垃圾“入桶”后,徐吉有取出了绿色的厨余垃圾袋。称重扫码、上传记录、打开袋子并检查内容物……徐吉有的动作熟练流畅。看到袋子里的垃圾全部属于厨余,徐吉有脸上露出笑容,并将塑料袋取下,放进了一旁“其他垃圾”的桶中。
“一年多前刚到社区的时候,居民投放的厨余垃圾袋里有三分之二都要拣出去。现在大家的分类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工作起来轻松多了。”徐吉有说。
二次分拣后,不同类型的垃圾将“登上”不同回收车,分别运至相应的垃圾处理厂。
每天清晨5点左右,天津碧海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收运员就会来到社区,将厨余垃圾清运到碧海环保生产处理厂区。和厨余垃圾“分手”后,“其他垃圾”则等待着接运它们的“专车”开来。
晚上9时15分,来自滨海新区塘沽废弃物管理中心的高贤擘驾驶着垃圾转运车驶入新尚里,在回收点旁缓缓停下。两名装卸工随即下车,将“其他垃圾”拖出。随着转运车伸出操作臂将垃圾精准地倒入车中,垃圾很快被清理一空。
“满载而归”的垃圾转运车驶向了当地的转运中心。在这里,“其他垃圾”将被进行集中压缩处理。
“每天收集的‘其他垃圾’有800多吨,压缩后,集满一箱,就送到处理厂。”塘沽废弃物管理中心副主任吴汉民说。
垃圾浴火“获新生”从转运中心出发,一辆辆转运车直奔“链条”上的“最后一站”——天津滨海新区环汉固废综合处理有限公司的垃圾处理厂区。
每天,滨海新区海河以北地区的“其他垃圾”都被送到这里焚烧处理。据天津滨海新区环汉固废综合处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炜介绍,该厂的垃圾处理量能够达到每天1500吨左右。
进入储坑后,垃圾先进行7至9天的发酵,排出渗滤液;发酵完毕后再被投入进料斗、送入焚烧炉,成为发电燃料。“1吨垃圾燃烧后,能产出200多千瓦时的上网电量,相当于一个普通城市家庭大半个月的用电量。”王炜说。
谈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影响,王炜深有感触。此前,生活垃圾里掺杂了大量厨余垃圾,垃圾质量低、含水量高,拉低了燃烧热值和焚烧发电效率。而非正常、特殊的垃圾存在,导致生活垃圾焚烧设备故障频发,使无害化处理的成本上升。
“以前垃圾池里甚至还有大铁桶,要费好大劲扒拉出来,不然容易卡设备,影响整个处理工序。现在前端的垃圾分类做好了,提升了垃圾焚烧质量和处置效率,废渣的循环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王炜说。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