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越下越大,不断砸在树叶上。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狙击手武云龙浑身湿透,隐藏在草丛中,等待目标出现。
射击阵地外围,小队长朱家宏也在等待。经过一段时间“查漏补缺”式的训练,眼下正是检验武云龙射击稳定性的好时机。
该支队督察组成员、某科科长李增援在狙击集训队调研期间了解到,强化训练后期阶段,射手们普遍遇到各类瓶颈问题。如何继续提升战斗力,成为集训队官兵普遍关心的话题。
李增援把这个问题登记到“问题台账”,提交机关后,机关组织了多次集智攻关。随后,支队组织集训队成员前往“八一”射击队参观见学。国家队射手心理稳定性、辅助训练器材的促进作用、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什么是“问题台账”?这是该支队推出的一次创新举措。它区别于以往“问题清单”单纯罗列的方式,提出“发现一个苗头、研究一个问题、提出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隐患”的台账工作思路。
为了摸准部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该支队先后组织“战斗力生成难题有什么”“带兵爱兵靠什么”“抓建基层科学方法是什么”等恳谈会,广泛搜集意见建议。
“破除突击式、运动式抓建方法,确立按制度长期抓、反复抓理念;破除按经验、老观念办事理念,确立依法抓建、按规矩办事理念……”除了鲜明提出“七破七立”,他们还抽调干部组成督察组,围绕《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的五个方面,梳理细分检查内容,嵌入部队日常,全程伴随式、调研式进行检查督察。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问题攻坚。”该支队领导认为,督察和台账的双重加压,就是要坚持刀口向内,毫无保留剖析部队建设的矛盾问题,立起依法抓建、按纲抓建的鲜明导向。
自运行以来,“问题台账”逐渐由薄到厚,记录着该支队建设方方面面的矛盾问题;某种意义上,“问题台账”也逐渐由厚到薄,见证该支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导员吴正茂走进会议室,抬头便看到大屏幕上那项议题:通报台账问题及挂钩销账情况。他心里不由一阵紧张。
拿出“问题台账”,吴正茂快速翻到大队所属页面,未解决的那项问题,显得十分刺眼。
那一页,已经被吴正茂翻了很多次。每个问题后面,原因分析、责任单位、挂钩领导、解决进度等,“催促”着他将大队建设不断查漏补缺。在这些问题周围,黑色、蓝色、红色的标注密密麻麻。这些颜色记号代表不同意义——黑色梳理情况、蓝色记录解决思路、红色用来进行划勾销账。
吴正茂环顾四周,与会的大队主官、机关科长也都在不约而同翻阅手中的“台账本”。支队按周汇总问题,与会各单位也都会收到一份新的“问题台账”,真正做到了问题实时查摆,台账滚动更新。
一块大屏幕,将大小问题和盘托出。查摆出的机关、基层问题,被毫无保留地摆上了台面。
以往推演战法、分析作战数据、复盘研讨,他总觉得这个屏幕还能容纳更多信息,应该再大一点。现在,看到本单位的问题挂在屏幕上,又觉得这块屏大得让他坐不住。
这些通报的问题,都是该支队督察组嵌入部队日常、进行扫描式检查时发现的。对于基层能立说立改的,他们登记提醒,交由后续督察组成员不定期“回头看”;对于部队短时间无法解决的,便会协调相应科室进行挂钩帮建。
在督察和台账机制运行之初,“老好人主义”“问题蜻蜓点水”“责任一笔带过”等惯性思维,一度影响了官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
有人担心,检查会造成机关和基层的矛盾;有人认为,检查和问题记录会让基层单位“思想包袱”过重……
“有集体荣誉感是好事,但如果对问题遮遮掩掩,并不是好办法。”支队领导说,“打破对‘有问题’的顾虑,勇于揭短亮丑,不亚于一次思想深处的‘斩首’行动。”
督察就像狙击手的观瞄镜,不断帮助该支队发现和锁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问题台账”则推动官兵进行思维转变,引导官兵正视问题、倒逼责任单位扑下身子解决问题。
吴正茂早已不再思考什么“包袱”。此刻,他最关心的,是怎么彻底把问题解决好。
小队长曹永豪抵住上等兵黄金平的膝盖,调整好他的发力姿势,让他体会“立线”发力的感觉。
“以前,我们总认为,力量训练肯加重量、肯吃苦,才会有大进步;后来我们发现,有些苦没吃到点上。”曹永豪说。这个曾代表国家赴国外比武、军事素质突出的小队长,有着“拼命三郎”的称呼,对于啃不下的课目,他总比别人肯付出、敢吃苦。
吃苦要吃到“点”上,这话从何而来?这要从“问题台账”里“隐性训练损伤预防”那一栏找到答案。
那天,曹永豪组织了一场深蹲竞赛。很多战士都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重量逐渐上升到220公斤。
黄金平和战友张冲即将决出最后胜负,曹永豪叮嘱黄金平佩戴好护具,再次检查一遍杠铃片的限位器。喜欢突破自身极限的黄金平也信心满满。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检验机会。
事与愿违,黄金平摇摇晃晃起身,最终未能挑战成功。这时,支队督察组成员、作训参谋张志勇巡查到这里,直接叫停了训练。
一同犯“嘀咕”的还有张志勇,训练中出现发力变形,这一周的督察中他已经发现多次。
返回机关,张志勇不禁想起另一个问题。打开“问题台账”,他的目光锁定在“野战车场选址”这一问题上。
那一次,部队遂行某对抗任务。考虑陌生环境、训练安全风险等因素,先期规划的野战车场,选址在一处闲置楼房前,利于停放、便于管理。这一方案,被督察组判定为设置不规范。原因是距离宿营地较远,不利于紧急出动……
“看似便于管理,实则松懈了备战打仗这根弦。”针对这个“不像问题的问题”,督察组还与驻训任务部队领导进行了专题讨论,一致认为,“实战意识上的隐性损伤”必须剔除。随后,他们迅速调整方案,进一步优化了野外环境下的紧急出动流程。
“隐性的问题最难发现,似是而非的问题最容易被忽略。”受到“野战车场选址”问题的启发,张志勇果断将“隐性训练损伤预防”这一问题记录在“问题台账”上,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几天后,支队协调国家田径队前队医孙喜龙博士团队来队进行专题辅导授课。他们以深蹲这个动作为切入点,分解动作模式,讲解运动立线和发力姿势的重要性,彻底消除了曹永豪之前组织训练“被叫停”的疑惑。
“训练三大误区”“功能性训练评估”“筋膜与肌肉疼痛的关系”……一堂训练公开课,树立起科学训练鲜明导向,也为预防训练伤提供了理论支撑。
“不走进问题深处,解决不了问题症结。”该支队一位领导说,今年以来,通过“问题台账”牵引,他们已发现不少倾向性问题。
去年野外驻训刚开始,各项工作接踵而至。即便基层工作经历丰富,方武也有些力不从心。
“理论学习、年终考评、课题演练、特战等级评定……”看着随后展开的工作,方武召集来几名小队长,准备工作分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容得太贴切了。”方武说,抓训练、搞学习、迎考评、备考核,各项工作都容不得出现任何疏漏。
“业务通知多口下达,预告不能成干扰。”担负督察工作的某科科长苏茂江,在基层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在“问题台账”上记录下这个问题,并反馈机关各部门。
如何统好一盘棋,形成工作落实的最大公约数,让基层官兵的心思更加聚焦谋战研战,成为“问题台账”中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在解决进度一栏,支队给出这样的回答——
野外驻训场上,临时开辟战地课堂,由政委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直接送教到一线;
机关统好“一盘棋”,工作“模块化”实施,极大地减轻了驻训官兵的工作压力。得益于工作的统筹推进,释放出的活力动力,直接驱动到练兵备战末端。
那一次野外驻训,训练成果“颇丰”——参加驻训的官兵,全员通过特战等级评定,更有10余人晋级特级标准行列,大幅度刷新该项评定纪录。
“发现问题见能力,解决问题见水平。”该支队领导告诉记者,“问题台账”运行后,也培养了一批为部队“问诊”的行家里手。
“环境卫生反复清整,占用了不少个人时间。”在一次恳谈会中,警士副队长武云龙没想到,自己提出的一个小问题,竟然引起抓建基层领导小组的注意。
武云龙清楚,支队遂行任务特殊,训练任务很重。虽然支队多次轮换环境区域,让官兵轮流打扫清整压力较重的卫生区,但总有一部分官兵因为时间缘故无法洗澡。
武云龙的建议是,让一部分官兵推迟开饭,时间尽量拉开。抓建基层领导小组认为,给所有战士留出洗澡时间,一同清清爽爽参加全天训练,才是根本方法。
为此,他们多方请教友邻单位的管理经验,引入物业公司进行环境清整,将官兵时间进一步释放出来。
随着“问题台账”的运行,如今的月交班会上,问题通报数量越来越少,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方法越来越多——
翻开“问题台账”,“新任干部骨干带兵经验不足”这一页被翻阅得最多。为了解决问题,他们组织“带兵经验交流会”“老骨干给我支一招”等活动,进行手把手传帮带。基层各单位借鉴这个方法,自主开展“夸夸我的好战友”“诉说我的烦心事”等活动,提升工作方法,凝聚官兵感情。
标记最多的是“训练贴近实战不紧密”问题,点赞最多的是“官兵动态休假审批”问题,反馈最好的是“法律顾问驻点援助”问题……“问题台账”就像一个支点,撬动着支队建设向上向好发展。
从发现问题“遮遮掩掩”到“闻过则喜”,“问题台账”带来的思维方式转变,源自该支队高效、创新的问题解决方式,由此带来的良性互动,也为部队建设注入了活力动力。
机关干事单晴鹏在“问题台账”解决进度那一栏,重重地划了一个“销账勾”——关于“创新法纪教育模式”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真正的法纪是什么?法纪威严在哪里?带着一连串思考,单晴鹏积极借助驻地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多方协调,将官兵带进广州市党员干部纪法教育基地。
场馆内,生动的实体布景和互动式全息影像等媒介,为官兵构筑了一次沉浸式的观展氛围。一次联动教学,向官兵追溯纪法历史,阐述纪法条规,彰显纪法威严。
“一个个真实案例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心存侥幸的贪婪万万要不得。”在模拟监舍区域,冰冷的铁窗、阴沉的环境给某大队教导员姜雨辰留下深刻印象。他以此为契机,回到大队趁热打铁,组织了一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思想辨析会。
“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今后的路仍会遇到各种矛盾问题。”该支队领导说,问题总会不期而遇,关键是找到解决办法。
一本“问题台账”记录着问题因何产生,也记录着问题如何解答。黑、蓝、红三色笔之间,勾勒出了一支部队建设发展的轮廓。
习主席强调,要着力研究解决影响基层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也明确要求,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应当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当前,基层部队建设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有战斗力转型升级问题、有安全风险问题、有官兵现实困难问题……部队常讲:“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改好不了。”无论是新矛盾的变化,还是老问题的衍生,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善于发现问题,揭短亮丑。有问题发现不了、认识不到,就谈不上解决。我们应牢固树立起“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的风向标,对于可能影响部队建设发展的隐患敢于揭短,对于影响战斗力生成的苗头敢于亮丑,彻底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之下。用好“调研”这个传家宝,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透过表象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充分倾听基层一线官兵的意见建议,基层作为部队建设的执行端、战斗力的生成端,对于发展中的问题有着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善于解决问题,较真碰硬。对于已发现问题,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回避、漠视、掩盖问题,只会把小问题拖大。要有攻坚克难的真招实策,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揪住问题的堵点、难点,彻底清扫问题病灶。要以前瞻的思维审视问题,以创新的举措破解问题,充分借助“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借助先进经验,用好“他山之石”。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现在能解决的,及时抓紧解决;需要较长时间努力的,积极创造条件分步解决,做到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善于总结经验,举一反三。问题是部队建设的“反射镜”。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充分形成经验,指导部队实践。要学会梳理问题,用好“台账本”、做好“大数据”,深入分析倾向性矛盾、潜在性问题。要透过这些矛盾问题,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堵塞工作漏洞。以打一仗进一步的状态,做好解决问题后的提质增效工作。要提升各级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用劲,既“解决问题”也“教授方法”,牵引和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pg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