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婚姻是终身大事。婚嫁习俗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传承它本就是一种文化延续!
201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哈萨克族传统婚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承载着哈萨克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也反映出游牧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哈萨克语中称“婚礼”为“克勒恩吐苏入托依”。哈萨克族作为马背民族,其婚俗也表现出古老游牧民族的遗风。哈萨克人在同一个氏族部落内结亲时,七辈之内不得通婚。七辈之内不准通婚主要是以男方的氏族血缘关系来计算的。
哈萨克族传统婚俗发源于古代乌孙,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以马千匹为聘,汉以江都王女细君为公主,妻之。”这一史料表明:公元前109年哈萨克族的先民乌孙王国的昆弥与汉朝联姻迎娶汉公主时,曾以马千匹为聘。
自15世纪中叶形成了哈萨克族这一民族共同体以来,相继问世了《哈斯木汗法典》《叶斯木汗习惯法》《头克汗法典》等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对哈萨克族婚丧、嫁娶等礼俗进行了规定。自此哈萨克族的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民间,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哈萨克婚礼的仪式程序,并发展演变成为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民俗现象。
婚姻是终身大事,哈萨克族选择亲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人生,因此,在选择亲家时,他们会从品德优良的家庭中选择,这种选择不仅仅是对子女未来生活的考虑,更是对子女幸福的期待。
哈萨克族婚庆仪式包括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主要有说亲仪式、订婚仪式、送彩礼仪式、出嫁仪式、pg电子模拟器试玩在线迎亲仪式。
说亲由男方以及男方家长委托近亲长辈去,如女方有意,将会进一步商定提亲仪式。
说亲仪式结束,女方同意后,男方父母或兄嫂会牵一匹马、带上鹰羽花帽、手镯、耳环、服饰等礼物去见女方父母,为即将成为儿媳妇的姑娘举行戴鹰羽仪式,哈萨克语称“乌克塔合吾”。男方会邀请女方所有亲戚去男方家做客,男方要给女方家所有的客人赠送礼物。
注:过去男女双方父母在互相邀请做客后,会给亲家一方来的客人们品尝“亏乌巴鲁阿萨图”,是用一种羊尾巴油、羊肝煮熟混合在一起的美味民族特色食物。定亲仪式完成后不得退婚。
男方订婚前的准备:送彩礼前,男方一般会邀请亲朋邻里帮忙准备女方的彩礼,主要是为了看彩礼配备的是否齐全。彩礼一般由男方姑嫂、舅、姨等近亲,用马驮往女方家,这是一个重要的礼节。
男方会择时给女方赠送合适的聘礼,聘礼一般会以家畜数量计算,其规模则是按照男方家庭的富裕程度而定;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会宰只羊来招待提亲的客人,双方共同商定结婚日期和婚礼事宜。
在哈萨克族的婚俗文化中,女方的嫁妆也非常重要。女方的嫁妆一般父母从小开始着手准备,一般包含以下物品:毡房、地毯、毡子、衣物、餐具、各种家畜及其它物品。
迎亲前,新郎家还会邀请男方嫂子、婶婶及亲朋好友帮忙布置婚房。布置婚房也很热闹,男方父母要热情款待布置婚房的亲朋,还要准备礼物答谢。新郎家的长辈还会在婚房、婚床上撒上“恰秀”(糖果)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在场的人都会抢着吃,分享欢乐。
迎亲前一天,新郎会带着伴郎及近亲5-10人,一起去女方家接亲。女方则会招待男方接亲的客人,并在第二天白天举行女方出嫁仪式。第三天一早,女方出嫁至男方家,新郎的朋友们会带着“冬不拉”等乐器,一路边走边唱,迎接新娘,此时女方的母亲会带着亲戚一起去男方家。
注: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仪式当中,新娘最后离开父母家人时,要唱与父母、亲人告别的歌《哭嫁歌》,母亲则会为女儿梳妆打扮,表达不舍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如今,哈萨克族人民一直还传承着哭嫁的习俗。《哭嫁歌》歌词中包含了祝福、嘱托、寄托,是亲人对新娘的不舍,也寓意着对新人们最美好的祝福。
女方接到后,男方的两位嫂子会将新娘头上戴的花帽去掉,戴上头巾,牵着新娘的胳膊带到男方家中,站到毡子中央。男方家所有的长辈会围坐在跟前,进行揭面纱;这时婚礼主持人——阿肯,会弹着冬不拉,带着新娘向男方父母及亲戚进行行礼仪式。行礼结束后,婚礼主持人会用绑着红绸绳的鞭子将新娘的面纱揭开,此时男方的母亲会撒上“恰秀”,并亲吻新娘的额头。
揭面纱仪式结束后,两位嫂子会牵着新娘的胳膊走入婚房,新娘要右脚先跨入门槛,并坐在自己的婚床上。
当天晚上,男方家将会举行隆重的婚礼。第二天一早,新娘将自己从家里带的食物准备好,招待双方亲人,进行敬茶小仪式。
仪式结束后,女方来的客人此时要离开男方家。男方会给客人赠送礼品,并送行。
注:哈萨克族婚礼在仪式上和其他民族婚礼不一样。根据家庭条件,结婚前,要举行一系列走访、阿肯阿依特斯、赛马、刁羊、姑娘追、摔跤等娱乐活动,对优胜者赠送礼品。
哈萨克族婚俗涵盖哈萨克人历史、文化、价值取向等,带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点,是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哈萨克族文化、历史、民风民俗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前,掌握着传统哈萨克族婚俗仪规的老一辈正不断减少,而年轻一代热衷于现代化的婚庆仪式。为有效保护哈萨克族传统婚俗,2011年哈萨克族传统婚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策划:纪洲 魏江涛;整合:迪木娜·吾斯尔汗 审校: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古丽扎提·夏依木然 素材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央广网、中国新闻网、阿克苏新闻网)
16692536满满的仪式感开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幸福人生3464文化新闻新闻稿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