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大家对于节日的期待好像是越来越高了,但也有人会困惑,过节就那么重要吗?
心理学上,仪式是一系列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活动,它包含活动所涉及的流程、手势、行为、文字、音乐、舞蹈等等。
而且仪式通常具有固定的行为、顺序和规则(例如冬至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感恩节的火鸡、圣诞节床头放袜子等),也可以在文化变化中不断调整更新(例如在中国文化下,平安夜互送苹果)。
仪式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需求,我们渴望通过仪式,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来感受生命的此刻与其他时刻有所不同。
传统的仪式大多指宗教仪式(祭祀、宗教圣礼等)与世俗仪式(婚礼、葬礼、加冕、成人礼等),但仪式感并不一定需要在这些固定的仪式和庄重盛大的节日中才能获得。
年轻人一天结束之后给自己精心涂写的手账、拆盲盒时左摇右晃的祈祷、上班前固定的一杯咖啡、睡前的香薰和牛奶等,都可以让我们获得仪式感。
仪式都具有着固定的形式与程序,这意味着无论外面的世界和周围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参与到仪式中,我们依然能够获得确定和掌控感,让我们感到踏实、安心。
这或许是在疫情影响之下,在这个更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越来越强调和喜欢仪式感的原因。
想想小时候考试前的 1 根油条、2 个鸡蛋(100 分),篮球运动员聚集在一起的呐喊助威,纳达尔网球比赛前要以固定顺序喝水等。
这些看起来迷信的行为,其实对于缓解焦虑可真的有用!纳达尔就说「这些仪式是帮助我赛前准备就绪的方式,它让我感受到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
仪式感是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为自己努力创造和建构的惊喜,是生活的小确幸。
有研究发现,同样是一块巧克力,如果用更具有仪式感的方式吃掉它,比你随意吃掉它带给你更多的快乐。
pg模拟器
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进行一个仪式,先将巧克力棒分成两半,但不撕掉包装纸,然后只打开一半巧克力棒吃,最后打开另一半巧克力棒吃。结果进行仪式感的人更多报告巧克力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