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婷家平常很注重仪式感,小到家里的摆设大到一个节日,比如家里会定期更换盆栽、不管生活多累都坚持过得精致、家人生日提前准备贺卡或礼物、每逢过节都会按照礼俗来等等,在外人看来都觉得小婷太“矫情”了,过日子讲究那么多干嘛!可小婷觉得这样很舒服很愉悦,而且对孩子自身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好处,如
仪式感,这个看似“矫情”的“不实用”的形式,总是让很多人对它充满误解,一直有人认为工作便是工作,能做完就好;生活怎么舒服怎么来,那么讲究太麻烦。可心理学家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原因有二。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生活有仪式感,表达了个人对生活对生命的尊重。作家落蕾利斯回答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生活高度自律。换句话说就是,孩子在做某件事时,会专注而认真,是一种怀着敬畏的心情而有积极向上的自律。
晓玲平常很注重仪式感,尤其是生完孩子后,她的仪式感意识更强,如看书时,会打扫干净桌面、旁边准备一杯咖啡、几张稿纸等安静地看。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孩子对于每一件事都很认真而敬畏,如做作业时不会乱动、也不会以一种“差不多”的心态马虎对待。
生活不将就。对于生活不将就,孩子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不会为了别人而丢掉自己的想法。如每天不管多累多忙,都要做一顿精致的饭菜,不要因为身心俱疲而随意凑合。即使是在最糟糕的环境里以及最不善待自己的生活前,孩子依旧能够过得很舒心。
愿意讨好自己,定期给自己奖励。孩子保持对自己好的仪式感,真的可以让自己变得正能量,变得更活泼,变得愉快的更像自己,百利而无一害。
1、重视特殊的时间点。如孩子生日时,父母要早点回家,给孩子做一顿充满爱的饭菜,带孩子去想去的地方;再如到了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按照传统的礼俗过节。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而且还能让孩子尊重文化礼仪。
2、带孩子去旅行。生活当中最有仪式感的事情莫过于旅行了。全家人一起商议去哪玩、怎么玩、每个人需要做什么等,都能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家庭的一部分,还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自立能力,增加孩子的幸福感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3、晚上讲故事。对故事的喜爱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每天晚上睡觉前讲一个故事,不仅能够开放孩子的大脑,还能让他们睡觉之前保持安静的氛围,提高睡眠质量。
4、时常夸孩子。在中国的教育中,向来是主张家长严肃对待孩子,所以夸奖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但很多家长尤其是爸爸都没有经常做过。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夸奖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乐观以及幸福感爆棚。如孩子获得好的成绩或进步后,家长要毫不吝啬地夸孩子,最好用相机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孩子会很快乐、幸福,也会充满自信。所以仪式感很“矫情”?有仪式感的家庭这样做,培养出来的孩子更优秀
生活为啥需要仪式感?因能让孩子当下优秀,未来或许会“开挂”。就像看电影,必须配着爆米花一样,生活就需要许多仪式感。所以,宝爸爸妈们和孩子一起,让生活充满仪式感吧!让孩子当下优秀,未来就会“开挂”。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pg模拟器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