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肯定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在此之前,我们思前想后的时间长达一年。临行前,我们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建设。只是落地后,我们被“社会阶层迅速滑落”和“生活档次急速下降”的现实给击溃了。
即使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初抵澳洲的那一周,仍然因被迫“消费降级“而受到心理冲击。
我们一家人带着12件行李(八件托运、四件随身)经历了长途飞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晚我们在一家酒店临时落脚,放下行李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地方解决晚餐。
刚入座,女儿娴熟地在服务生递来的ipad菜单上点餐,一顿操作下来,在这家普普通通的馆子,几样食物已轻松超过200刀澳元(1000元人民币)。
如果是在上海,或是出国短途旅行,我会毫不犹豫买单,但,想到之后要在这里长期生活,我犹豫了。
我们尚未找到对口工作,即使找到了,收入肯定也不及国内。再加上澳洲生活成本远高于国内一线城市,虽然存款可以作为“启动基金”支撑一阵子,但未来不确定,我们不得不量入为出。
想到这些,我故作淡定地拿过ipad,一样样把非必需的饮料、小食从菜单中删除。
我们带着孩子远赴澳洲,初衷是追求心目中的“快乐教育”。如果现实是背井离乡来“受苦”,女儿会快乐吗?
从菜单中删删减减,只剩下了每人一碗拉面。餐后,带着孩子去边上买了点零食回酒店吃
刚登陆的那一周,家里各种生活用品尚未配齐,无法开火做饭,每顿饭都只能外食。基本每次外食,我和女儿都重复着诸如以上的对话:确保只点“必要的”,并且顿顿光盘,拒绝浪费。
一开始,因为没有阿姨或者钟点工的助力,我们并不习惯,每做一顿饭都觉得很辛苦。
女儿也时不时就提议“我们今天出去吃吧”,但澳洲的物价无法让我们潇洒地外食。渐渐的,一日三餐亲力亲为、偶尔周末外食,成了生活常态。
改变消费习惯,谈何容易?别说是女儿,我也习惯点单时全凭喜好,不在意价格,习惯了阿姨做好饭菜等一家人回家吃,习惯了周末打卡各种人气餐厅,而现在,却要如此精打细算。
女儿习惯驻足于文具店、玩具店挑选一些喜欢的物件,然后放购物篮里让我买单。
在上海时,一般她挑选的东西我都会很爽快的买单,一是女儿本身不喜浪费,遇上「真爱」才会提出购买;二是这些物件也真的不贵。
初来澳洲,我们去商圈采购生活用品时,恰巧路过一家小小的桌游店,里面品类很全,大多数都是女儿未曾见过的套系。
作为桌游迷的女儿一顿惊呼,挑了两套。差点下意识刷卡的我,先看了看价格,两套共计180刀澳元,近900元人民币。
我打开淘宝,发现国内同款的价格是这里的1/3,于是故作镇定和女儿商量:“你已经有很多桌游了,正在海运,很快就能收到。家里有一些库存的桌游,你才玩过没几次,不如我们把旧的玩腻了,再考虑买新的?”
女儿还是挺懂事的,立马同意了。不过,在放下桌游转身时,我还是看到了她略有失望的小眼神。
这个眼神刺痛了我。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外食自由,可能是全方位的消费自由。这样的生活,值得吗?说好的“富养女儿”,都被迫放弃吗?
虽然谈不上“囊中羞涩“,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逼着我们消费降级。曾经高薪的工作、高消费的生活不再有,体面,消失不见了。在初到澳洲后的一两个月,我们全家只能被迫改变。
大人经历“由奢入简“已经不容易了,没想到会亏待11岁的女儿,想想有些懊悔。
面对女儿一些并不过分的消费要求,我只能想着法子去拒绝,尽量不露声色,用些“正当”的理由不让孩子察觉。我小心翼翼地希望降低孩子的心理落差,但仍然会质疑自己,放弃国内富足的生活甘愿“返贫“来澳洲,这是不是一个 “作死的决定”。
她还是会时不时提出购买要求,不过买之前会仔细考虑,并开始一系列自问自答:这个物件是不是“必须品”、买回家会不会闲置、会不会太占用家里空间,家里是否已经有类似的东西等。
大多数情况下,她都可以自己得出结论。如果这个物件并非必须购买,她会让我拍照片留念,笑着说“拍到即买到”,然后开心离开。
慢慢地,她也不再追求购买欲的即时满足,而是把想买的物件记录在心愿清单里,如果通过她自己的努力,比如做家务、给予别人帮助、达成学习目标、完成一项21天习惯养成的打卡计划等方式,赚取零花钱再去购买。
女儿攒够了足够“积分”,在圣诞节前夕给她“兑换”了小礼物,她特别开心,也更为珍惜
我们不会像之前一样周末就挨个打卡高档餐厅,点一桌子菜,而是大幅度减少了外食,大多数时候,都会在家准备一日三餐。
周末,我会让女儿帮忙打下手,准备食材,一起准备家庭餐。也会让她参与一起设计周末菜谱,看看怎么做得又美味,又营养搭配。
女儿对此非常享受,会很积极地出谋划策,甚至帮忙一些简单的烹饪工作。经过我的各种“洗脑”,她开始理解在家做饭,是为家人健康负责,还特别有意思。
我们还会在公共图书馆借一些菜谱,尝试异国菜系,这种新奇体验不亚于打卡一家网红餐厅。而那些不错的餐厅,我们会暂且收藏着,等待特别的日子再一起去打卡。外食有了更多的仪式感,期待与欣喜反倒更多了 。
周末轮番学做各种菜系。新学的泰式炒粉(pad thai)女儿说比外面餐厅的更好吃
不得不说,澳洲的自然环境是真不错。我们在山林步道里走到汗流浃背、在山路蜿蜒处偶遇漂亮的孔雀、走到山头俯视碧蓝无边的大海、感受迎面吹来的微风;在一眼望不到头的白沙滩奔跑、看白鸽成群结队在海滩驻足、看碧海蓝天下星星点点的帆船启航、感受永远慷概的日光带来的温暖。
女儿学会了在大自然中发现惊奇和美好,很多烦恼似乎也没了。我有时候会问她,这周末要不要去逛Pacific Fair(当地最大的一家shopping mall),去你喜欢的文具店Smiggle逛一逛,她一般都会答复,没意思,我们去海边玩吧。这时,我才意识到消费降级其实不会剥夺孩子的快乐,他们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未必需要用太多金钱交换。
以前,我心血来潮就给她买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她习惯了唾手可得的“惊喜”,有时反倒摆弄一阵子就束之高阁。现在,她变得更珍惜已有的玩具或者书籍,她会通过各种创意把家里的小玩具设计出新玩法,也会小心翼翼地把物件分门别类收拾好。
至于童书,我出发前处理了3/4的童书,精选了其中的1/4从上海海运到澳洲,正好放满一书架,其中以中文书为主。而英文书则基本仰仗当地公共图书馆的资源。
之前她每月都会买书,到如今一年买了不到五本,但她却比从前更爱阅读。以前玩具多到无从收纳,新鲜一阵子就压箱底;以前太多童书,完全没翻过,在书架积灰。如今一切都大变样了。
孩子的快乐,原来根本就不建立在成堆的玩具和物品上。这让我开始认真反思“富养女儿”的观念。
以前对女儿有求必应的满足消费欲,这种宠溺不仅无法帮助她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其实未必能给她带来真正的快乐。建立在物欲之上的快乐,也注定是浅层次的、转瞬即逝的。丧失了惊喜的能力,丧失了珍惜的能力,最终也丧失了内在的快乐。
消费降级后,我开始推崇“极简主义”,相比把物件一件件买回来堆在家里落灰,我更享受把不需要的物件处理掉。整个家变得易于打扫、井然有序,没有多余物件,每件物件都物尽其用,这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神清气爽。女儿甚至也会跟我说:“这个东西别买了,会把家里弄乱的”。极简,算是被迫消费降级后我们的意外收获吧。
“消费降级”后,女儿也跟着慢慢学会了减少购买欲望、延迟满足,学着珍惜所拥有的物件。但,这不代表着我们放弃了“富养女儿”。只是,我开始更加理解“富养”的含义。
“富养”首先应当是帮孩子建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不被物质欲望所捆绑、但也懂得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积极努力,而非寄希望“天上掉馅饼”,或者依赖父母给与。深思后再购买,是自律,也是自由;让女儿习惯延迟满足,努力后有收获让她感受到更多快乐、也更珍惜所有。
“富养女儿”应致力于不断丰富她的视野、经历与体验,并注重带她见“有效世面“。这也是我们带孩子出国的初衷。毕竟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去理解与尊重各种文化的差异,这应该是未来世界公民的要义。
在国外过传统节日,我们仍保持着各种节日习俗,今年春节,一起贴春联、挂福字
“富养女儿“也应让她懂得给予往往比接受更让人幸福。我鼓励女儿参加学校、社区所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募捐活动。当女儿愿意拿出自己辛苦积攒的零花钱,捐给社区用于养老福利院的建设更新;催促着我买蛋糕,用于次日学校的蛋糕义卖活动,筹得钱款用于支持贫困儿童;当女儿圣诞前精心挑选小礼物,写上给陌生小伙伴的圣诞祝福,放在盒子里,由教会统一寄送给可能无法收到精致圣诞礼物的贫困儿童。我深信,这就是坚持富养的意义。
挑选的送给贫困儿童的圣诞小礼物,女儿小心翼翼放在盒子里,期待自己的心意能给素不相识的小朋友带来一份节日暖意pg电子平台